六镇之乱,又称六镇起义(沃野镇,怀朔镇,武川镇,抚冥镇,柔玄镇,怀荒镇)。指的是在中国南北朝时期的北魏正光五年(公元524年)北方六镇戍卒和各族人民发起的动乱。起因是因北魏首都南迁洛阳後,六镇鲜卑和鲜卑化贵族与将士的待遇及升迁不如洛阳鲜卑贵族,最后发起叛乱的大起事。 北魏孝明... [详细]
北京保卫战或称京师保卫战、明京师保卫战、北京之战、明保卫京师之战 ,是指1449年瓦剌首领也先攻打明朝首都北京,明朝在兵部尚书于谦领导下开始的一场首都保卫战。 正统十四年(1449年)八月十六日,明军主力在土木堡遭遇惨败,明英宗也被俘,土木之变使明王朝遇到严重的危机。危急之时... [详细]
绿林军(lù lín jūn),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绿林豪杰起义军之一。新朝末年,天下大乱,新市(今京山市境内)绿林山一代的豪杰纷纷揭竿而起,因其驻扎在绿林山,故称这支义军为“绿林军”。新莽地皇四年,绿林军建立了自己的政权,拥立西汉宗室刘玄为帝,年号更始,史称更始政权。更始元年,绿... [详细]
鸣条之战,是夏朝末年(约公元前1600年)在商灭夏的战争中,商汤率领商部落士兵与夏军在鸣条(山西夏县之西)进行的一场决战。 在约公元前16世纪,夏王桀的统治出现了危机。夏朝在东方的属国商,乘机先征服邻近的夏属葛国(今宁陵县北),保障商都南亳(山东曹县南二十里)的安全。又派重臣... [详细]
《大明风物志》是一部历史文化题材的论著,旨在介绍明朝时期的历史、社会、文化、科技、民俗等等的人文信息,作者是曹鸿涛,由汕头大学出版社于2008年11月1日出版。 [详细]
十三翼之战是铁木真(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进程中与札答兰部首领札木合之间的一场战争。因铁木真将自己所属三万人分为十三翼迎战札木合而得名。 十三翼之战的战争结果铁木真失败,但因札木合残杀俘虏,引起部下不满,并归附铁木真,反而增强了他的实力。 [详细]
平王东迁是东周初期周王室把都城由镐京迁到洛邑的历史事件。 周幽王时,废掉申后及太子宜臼,立其宠爱的褒姒为后,伯服为太子。公元前771年,申后之父申侯勾结犬戎攻破镐京。周幽王点起烽火求援,众诸侯因以前被烽火所戏而不加理会。周幽王最后被杀于骊山,西周灭亡。其后众诸侯拥立太子宜臼为... [详细]
也叫做元嘉北伐,或元嘉之战(请用鼠标左键点击一下右侧的图片,即可见到更加清晰的战况图) 自西晋覆亡,南北分裂后,广大中原人民就沦入了无边的苦难之中。这是一个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代,也是一个一代代优秀人物前仆后继,致力于统一的英雄时代。 [详细]
后周攻北汉晋阳之战是五代后周显德元年(北汉乾祐七年,954年),后周世宗柴荣乘高平之战大捷,挥师北伐,围晋阳(今山西太原西南晋源镇),打辽援的作战。 [详细]
明清时称各衙门长官为京堂,意为堂上之官。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