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诞是大乘佛教纪念和庆祝佛教创始人佛祖释迦牟尼诞生的日子,又称“浴佛节”、“灌佛会”、“龙华会”、“华严会”等。历史上,由于各地历法的转换,依据不同佛经以及流传到不同地域形成的传统,可能在公历日期上差距甚大。大部份北传佛教国家地区,多少受到中国影响。于中国而言,其历法认为农历四... [详细]
苗族斗牛节是苗族传统的民俗活动,是指人们让两头水牯牛以角相抵斗以争胜论负的活动,被称为“东方式斗牛”。典籍、诗词、舞蹈、传说、鼓社记载斗牛;传统斗牛自由组合,不决胜负,现代斗牛分组、拈阄、定时、淘汰制,决胜负;苗族斗牛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斗牛,就在于苗族斗牛是苗族牛图腾崇拜的遗迹。 [详细]
国际聋人节由世界聋人联合会设立。世界聋人联合会成立于1951年,是世界性非政府组织。其宗旨是造福于世界聋人,捍卫聋人的权利,帮助聋人康复。该会总部设在意大利罗马,每4年举行一次大会。1957年,世界聋人联合会根据欧洲各国聋人组织的倡议,将1958年9月28日定为第一个国际聋人节... [详细]
世界读书日全称世界图书与版权日,又译世界图书日,最初的创意来自于国际出版商协会。1995年正式确定每年4月23日为世界图书与版权日,设立目的是推动更多的人去阅读和写作。希望散居在世界各地的人,无论你是年老还是年轻,无论你是贫穷还是富裕,无论你是患病还是健康,都能享受阅读的乐趣,... [详细]
精卫鸟,是炎帝最小的女儿。 [详细]
核雕是指在橄榄核、桃核、核桃,杏核、象牙果等果核上的微雕、镂刻技术。其艺术特点是在较小的果核上表现出复杂的题材,雕刻手法也细致入微。所刻有诗文或渔家乐、百花篮、罗汉等题材。江苏苏州、扬州;山东潍坊、广东等地均有核雕,较有特色。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详细]
十二经别就是别行的正经,有离、入、出、合于人体表里之间的特点,加强了十二经脉的内外联系,更加强了经脉所属络的脏腑在体腔深部的联系。十二经别多从四肢肘膝上下的正经别出(离),经过躯干深入体腔与相关的脏腑联系(入),在再浅出于体表上行头项部(出),在头项部,阳经经别合于本经的经脉,... [详细]
皮影戏,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在蜡烛或燃烧的酒精等光源的照射下用隔亮布进行演戏,是中国汉族民间广为流传的傀儡戏之一。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用手操纵戏曲人物,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唱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详细]
陈大惠,出生于河北省唐山市,前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曾为《东方时空》第一代主持人,与白岩松、王志、水均益、敬一丹同在一个办公室。后来,陈大惠为了推动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休假做义工至今。从2009年7月起,从青岛、唐山、石家庄、沈阳、抚顺、牡丹江一路走到鸡西,做了至少百余场弘扬《... [详细]
“心文化”思想根源易和书院普及的「国学修心,五步到心」系统,指出了传统文化在当代的价值在于修心:身心灵整体健康生命实修体系在国学修炼中,依易、医、儒、道、禅等诸家在历史不同阶段由于因缘不同而展现不同层面,借助回归象思、打通经络、心斋坐忘,内丹与禅修方法,达到“洗心”、“养心”、...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