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是一个介于学士及博士之间的研究生学位,拥有硕士学位者通常象征具有对其专注、所研究领域的基础的独立的思考能力。 在我国硕士研究生分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主要通过拥有各高等院校举办的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来进行招生,2017年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开始实行相同的考试招生政策和培养标准... [详细]
八股文(英译:Stereotyped Writing;Eight-Legged Essay),是明清科举考试的一种文体,也称制义、制艺、时文、八比文。八股文章就四书五经取题,内容必须用古人的语气,绝对不允许自由发挥,而句子的长短、字的繁简、声调高低等也都要相对成文,字数也有限制... [详细]
九品中正制,又称九品官人法,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选官制度,是魏文帝曹丕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意见,于黄初元年(220年)命其制定的制度。此制至西晋渐趋完备,南北朝时又有所变化。从曹魏始至隋唐科举的确立,这期间约存在了四百年之久。 九品中正制上承两汉察举制,下启隋唐之科举,在中国... [详细]
中学(Secondary school),分为初级中学与高级中学,属于中等教育的范畴。初级中学一般是 指九年义务教育的初中,高级中学是指非义务教育阶段 的高中。 [详细]
方言学堂是清末外国语文学堂的通称。京师同文馆、广州同文馆、上海广方言馆、武昌自强学堂等都属于方言学堂。 [详细]
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即今北京师范大学)前身是 1902年创立的京师大学堂师范馆,她开创了中国现代高等师范教育的先河,京师大学堂师范馆与通州师范学校、南洋公学师范院被世人公认为中国师范教育肇端的三大源头,1908 年改称京师优级师范学堂,独立设校。1912 年改名北京高等师范学校,... [详细]
四书五经是四书、五经的合称,泛指儒家经典著作。 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五部。《礼记》通常包括三礼,即《仪礼》《周礼》《礼记》;《春秋》由于文字过于简略,通常与解释《春秋》的《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分别... [详细]
陈青之(1891~1943),又名炎联,号春阳,湖北沔阳(今仙桃市)木兰口人。其著作还有《中国通史》及《中国历史朝代变迁图》、《中国疆域变迁图》等。 [详细]
浙江两级师范学堂是中国建立最早的六大著名高等师范学校之一,1901年改名为杭州府中学堂,1908年改名为浙江官立两级师范学堂,曾为浙江新文化运动中心,其旧址现在杭州高级中学(曾称为杭州一中)内,占地近8万平方米。 [详细]
校史是对一所学校发展轨迹的真实记录,是指记录学校建立发展和变迁的过程的文献资料。高校校史是地方史和教育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具有“留史、资政、育人”的重要作用。一部科学、真实、系统的校史,记载着学校创建、发展、壮大的历程,是大学办学特色和大学精神的重要...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