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胶质瘤(Giiomas)亦称胶质细胞瘤,简称胶质瘤,是发生于神经外胚层的肿瘤,故亦称神经外胚层肿瘤或神经上皮肿瘤。肿瘤起源于神经间质细胞,即神经胶质、室管膜、脉络丛上皮和神经实质细胞,即神经元。大多数肿瘤起源于不同类型的神经胶质,但根据组织发生学来源及生物学特征类似,对发生... [详细]
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简称脑瘫,是由各种不同病因所致脑部损害的综合病征。表现为锥体束受损,同时也可侵及锥体外系、小脑,甚至脑干和脊髓。临床上主要表现运动功能障碍,常伴有智能低下和癫痫发作。又称利特尔氏病。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发病率有所下降。预防有赖于孕期保健... [详细]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是指因颈椎的后纵韧带发生骨化从而压迫脊髓和神经根,产生肢体的感觉和运动障碍及内脏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疾患。1983年,key首先报道了脊柱韧带骨化现象,并称之为“韧带骨化性脊柱炎”。1960年,日本学者尸解时发现颈椎后纵韧带骨化导致了脊髓压迫症1964年,ter... [详细]
颅骨良性骨肿瘤在临床上不少见,但因其在部位上的特殊性,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对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减少并发症十分重要。颅骨良性骨肿瘤仅占骨瘤中0.8~1.8%,大多可引起头局部肿块,诊断主要藉X线摄片检查,有溶骨性及成骨性两类。 [详细]
椎管内肿瘤包括起源于椎管内不同组织如脊髓、神经根脊膜或椎骨的各种瘤样病变。小儿椎管内肿瘤的发病率较颅内肿瘤明显降低,其中成人较为常见的脊膜瘤和神经纤维瘤在儿童尤为罕见而胚胎残余组织的肿瘤(上皮样囊肿和皮样囊肿)则好发于儿童期。椎管内肿瘤可发生在脊椎的任何节段临床主要表现为肿瘤所... [详细]
枢椎椎体骨折的报道不多,实际上这种损伤并非不常见,只是散在于Hangman骨折和齿状突骨折的报道中。一些不典型的Hangman骨折的报道实际上是枢椎椎体骨折,而Anderson-D''Alonzo分类的Ⅲ型齿状突骨折从其定义上就是枢椎椎体骨折,而非齿状突骨折。 [详细]
颅内非特异性感染感染疾病主要由细菌、病毒、霉菌和寄生虫引起。在颅内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中,影像学检查特别是CT和MRI常起重要作用。虽然大部分颅内感染性疾病的影像学表现不具有特异性,但是根据影像学所见,再结合病史、临床症状和体征及实验室检查,可作出准确的诊断。如果影像学检查结合临床... [详细]
多发性颅内血肿(multiple intracranial hematoma)是指颅脑损伤后颅内同时形成两个以上不同部位或不同类型的血肿。此类血肿常伴发于严重脑挫裂伤病人,发生率约占颅内血肿的14.4%~21.4%。其中,居不同部位者占60%左右;位于同一部位但不是同一类型的血... [详细]
颅骨嗜酸性细胞肉芽肿(神经外科),嗜酸性细胞肉芽肿是一种病因不明、往往发生于外伤后的全身性骨病。起病初时常有低热、局部肿胀疼痛。本病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术后加用放疗。单发者预后较佳。 [详细]
寰椎骨折脱位是一种临床少见的脊柱损伤,约占上颈椎损伤的50%,约占脊柱骨折的1%~2%,多为脊柱复合损伤的一部分。Gleizes等研究发现70%的寰椎骨折合并其他上颈椎损伤,因此多见于各类寰枢椎复合体损伤。最常见的致伤原因是高速车祸,其它如潜水触地伤、高处坠落伤、重物打击伤等。... [详细]